第(3/3)页 得耳布作为第一个归降的首领,李彻对他还是有些善待的,不必和俘虏们走在一起,可以自由活动。 他实在不忍心同族遭此羞辱,在秋白等亲卫警惕的注视下,默默来到李彻身旁,硬着头皮恳求道: “殿下,我等已经降了,必会忠心耿耿效忠殿下,可否让这些百姓散去?” 李彻收敛笑意,冷漠地看了他一眼:“散去?本王可没有这等本事。” “这些百姓哪家没有亲人死于你们靺鞨人之手,此等仇怨,就是本王也无权让他们放下。” 得耳布闻言,顿时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。 李彻脸色梢缓:“不过嘛,本王倒是可以给你一个面子,你栗末部的人可以到队伍中间去,不用受此侮辱。” 得耳布面色一喜,刚准备开口道谢,突然似乎想到了什么,面色变得惨白。 李彻冷笑一声,让秋白吩咐下去。 不多时,栗末部的人被单独带了出来,混入士卒的队伍中。 看到自己的族人一副不知道发生什么,但很庆幸的样子,得耳布痛苦地闭上了眼睛。 李彻此举当然不是发了善心。 这些靺鞨人要用,但蛮夷不知礼义廉耻,想要驯服他们自然要用非常手段。 将栗末部的待遇提高,让其他部族看到后产生嫉恨心理。 这就是矛盾转移。 如此一来,其他部族之人便不会把仇恨算在自己身上,而是会认为是栗末部背叛了他们。 到时,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靺鞨人,若是想要提高待遇,自然只能向李彻效忠。 而栗末部受到了好处,也不会再想着背叛,而会更加忠诚于李彻,以寻求庇护。 两者互相对立,又陷入内卷之中,李彻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。 得耳布已经看到,一些其他部族的俘虏看向自己的族人时,眼神中出现了毫不掩饰的仇恨和羡慕。 他恍然大悟,原来这就是中原皇帝们的帝王之术。 自己还自封栗末王,如此看来是何等的不知天高地厚。 大庆的一个皇子,稍微显露了一下帝王之术,就全方面碾压了自己。 得耳布心中,对大庆的恐惧之心更重了。 第(3/3)页